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图为参观者在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位观看人形机器人格斗。本报记者 瞿芃 摄
当黄浦江畔再次奏响开放合作的华章,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如约而至。本届进博会是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后中国举办的首场重大经济外交活动。办好本届进博会,是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的实际行动,是进一步扩大经贸“朋友圈”的重要举措。
八年来,进博会的“朋友圈”持续扩大,一年一度的“进博之约”成为中国向世界敞开大门的重要举措。前七届进博会已累计展示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约3000项,意向成交额超5000亿美元,累计吸引境外参展商2.3万家次。本届进博会企业展进一步扩容,展览面积超过36.7万平方米,参展企业在去年3496家的基础上新增了600余家,有290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参展,展览面积和企业总数均创历史新高。“进博热”的背后,是各方对深耕中国市场的热切期盼,是对中国经济韧性与潜力的坚定信心。
作为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越办越好”的进博会早已超越单纯的展会功能,其内涵与外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拓展。本届进博会将展示46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绿色低碳等领域全球领军企业将展示最新成果。来自123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企业踊跃参展,同比增长23.1%。尤为亮眼的是,本届进博会首次为最不发达国家产品打造专区,扩容的非洲产品专区吸引非洲企业参展数量同比大幅增长80%,推动相关参展方充分利用“零关税”待遇,更好共享中国大市场带来的发展机遇。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从创办进博会、消博会、服贸会等新平台,到自贸试验区扩容、海南自由贸易港扬帆,再到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不断缩减、扩大来华单方面免签政策适用国家范围……如今,中国已成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十四五”时期货物和服务进口将超过15万亿美元,对外投资累计为东道国纳税3000多亿美元,带动大量就业,促进了当地工业化和现代化,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高水平开放成为对中国好、对世界好的大事业。
越是世界经济发展放缓、国际纷争加剧,越要坚持平等互利合作,在携手发展中推动化解矛盾和问题。当前,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各方普遍期待减少壁垒、扩大开放,共同打通国际经贸的血脉,促进世界经济健康发展。“十五五”规划建议对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作了专章部署,提出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再次释放了中国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强烈信号,不断把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就转化为全球共同发展的红利,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大国担当。
开放结硕果,携手启新程。随着大幕拉开,进博会正以开放的诚意和魅力迎接八方来客。以进博会为媒,必将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国市场相遇、产业相融、创意互促、规则互鉴,激荡起共同发展的澎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