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重要资讯

给继母当“亲闺女”的烦恼

本文转自:今晚报

  • 杨丽莉 绘

从本心,她不愿意管继母的事,更何况是看病这种受累的事,但是父亲却一个劲地把她往前推,让她感觉既别扭又无奈……

一通电话,麻烦事来了

周三上午,素文正在家里给外孙准备午饭时,手机忽然响了。素文一看是老爸打过来的,以为老爸出了嘛事,心里“腾”的一下,赶紧接起来:“素文啊,你张姨最近老闹眼不舒服,看东西也看不清,你不是在眼科有认识人吗?抽空带她去看看吧……”知道老爸没事,素文的心总算踏实下来。可老爸让她带着张姨去看病,说句掏心窝的话,素文是不情愿的。

素文和老爸住得不算远,骑电动车顶多10分钟就到了,但素文平时并不总去老爸那里。以前上班忙工作,不常去也情有可原。可现在,即便素文退休了,她也并没有频繁去老爸那里。20年前,素文母亲过世,才刚60岁出头的老爸非要找个后老伴儿,素文不乐意,也不好多说什么。最终,老爸带着每月5000多元的退休金住进了继母独居的房子里。也就是从那时开始,素文跟老爸明显有些疏远了。每次去看望老爸,素文总觉得心里疙疙瘩瘩的,一来,素文去的并不是自己的娘家,怎么待着都别扭。二来,只要看到花着老爸的退休金、过得滋润的继母,素文总不免会想起受了半辈子苦、一天福没享到的母亲,那种难过的情绪无以为诉……

准备好午饭,素文坐在沙发上一心等外孙放学回来。因为无聊,素文拿起手机,忽然想起老爸刚刚在电话里交待她的事。按说陪继母去看个病,真不是什么难事。况且继母是想看眼,素文的闺蜜就在医院的眼科。可内心深处,素文依然是抗拒的。老爸和继母结婚前,双方订了协议,其中就有一条,双方老人生病由各自子女负责。眼下,老爸让自己陪继母去看病,素文猜肯定是继母吹的“枕边风”。继母的女儿梅梅,人在唐山工作,回来一趟毕竟不方便。可老爸张回嘴,素文不得不照办。于是,忍着内心的不悦,素文还是联系了闺蜜,约好转天去闺蜜那里给继母看眼。

看病变手术,麻烦加码

素文带继母去看眼,以为眼科病人不会太多。可挂完号,素文和继母来到眼科诊室候诊区,才发现诊室外的椅子上,坐了足有20号人,挂的都是闺蜜的号。陪继母候诊,素文内心无比烦躁。等轮到继母看病,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半小时。见到素文,闺蜜很热情,给继母看得十分耐心仔细。一番检查下来,闺蜜说老太太得的是白内障,必须要手术的。这下可打了素文一个措手不及,素文以为继母顶多得了结膜炎,拿点药就行了,没想到会这么麻烦。素文跟闺蜜商量,哪天可以做手术,直接让闺蜜给做了得了。可没想到,继母年纪大了,情况也比较特殊,闺蜜说自己所在的郊区医院根本做不了这种手术,只能去市区的大医院。老太太听说还要去市区,面露难色。可有病就得治,总拖着也不是个办法。看在素文的面子,闺蜜答应抽时间帮忙联系下市区的大医院,那里有她熟悉的专家。一有消息,立马通知素文。

素文打车把继母送回了家。老爸得知后老伴儿要去市区做手术,还得在那住院,立马不淡定了:“这大老远的,人生地不熟的,非得去市区吗?”素文看老爸那样,内心明显有些不悦,心说:“当年我妈活着时,也没见您对我妈这么上心。现在可倒好,老太太做个白内障手术,居然觉得天塌了一样。”素文忍着内心的不悦,冲老爸说道:“爸,白内障手术做的人很多,做完了养养就好了,您甭着急上火啊!”

素文安顿完继母,直接回了自己家。刚进家,就接到了闺蜜的电话,说帮着联系好了,三天后就可以直接去市区的大医院,先住院做全面检查,然后再安排手术,如果情况正常,第四天就可以出院。素文边对闺蜜连声道谢,边寻思赶紧给继母打电话,让她抓紧联系女儿回来陪她去医院做手术。素文把电话打给继母,继母听说要去那么久,心里有点犯怵:“梅梅前几天打电话还说,最近她们单位正忙,她在私企里干得不如意,生怕被辞退。要不就过过再去做手术得了。”素文一听立马急了:“张姨,我好不容易托人给您联系的,哪能说不去就不去呀。您还是抓紧给梅梅打电话吧,陪老娘看病,领导不可能不批假……”

放下电话,素文简直气不打一处来,她生继母的气,也生老爸的气,如果不是老爸打电话让她陪着继母去看眼,哪有这么多闲事。这下可倒好,自己费心拔力托人把事情敲定,继母说不去就不去了,这叫嘛事啊!素文越想越生气,心说,只要继母这次不去,下次坚决不给她联系了!

虽不是亲妈,也有温情

转天上午,素文一直惦记着继母是否给梅梅打了电话,到底去不去市区的医院做手术,毕竟是闺蜜帮着联系的,如果真的不去,也得跟闺蜜有个交待。可素文心里憋着一口气,愣是忍住没打电话问询。快到中午时,老爸打来了电话:“素文啊,你张姨跟梅梅联系了,梅梅说,她想直接从唐山去医院,让你张姨从咱这打个车去市区,她们娘儿俩在医院门口会合,这样她可以少请一天假。你看你能不能帮着订个车啊?”素文听说继母找了梅梅,心里稍稍安定些,随后跟老爸说:“您让张姨在家等着吧,回头我约好车,让司机去接。”放下电话,素文心里着实不是滋味,老妈在世都没这么麻烦过自己,现在可倒好,自己倒真成继母半个女儿了。素文心里不高兴,但还是帮继母订好了车,不冲别人,冲老爸的面子也不能驳回啊。

继母坐车去了天津,顺利做完了手术,梅梅陪了几天,继母一出院,她就立马回去上班了。医院要求,6天之后复查,临走时,梅梅央求素文帮着问问,能不能在素文闺蜜那里复查,就不去市区了。素文联系了闺蜜,可闺蜜却说,在市区做的手术,头一次复查最好去市区,如果没嘛问题,以后她再帮着复查是可以的。梅梅人已经走了,话里话外意思很明显,她没时间再陪母亲去市区了。继母欲言又止,老爸却早已看出端倪:“素文啊,要不你陪你张姨去趟市区吧,反正当天就回来。”当着继母的面,素文哪好意思拒绝,素文叹了口气,勉强答应了。

去市区那天,素文特意起了个大早,打车陪着继母去了市中心的医院。半路上,继母话说得挺动情:“这些年,梅梅人在唐山,一年也回不来几次,我和你爸多亏了有你照顾着。”继母的声音有些哽咽,可继母越这样说,素文反倒不好接话。素文细想想,母亲走的这20年,继母把老爸照顾得蛮好,也确实给自己减轻了不少负担。一想到这些,素文心里稍稍舒服了些,于是,顿了顿,素文才努力说道:“张姨,人都有个老,老了自然有很多不容易,眼下,您啥也别想了,就盼着眼睛快点好起来吧……”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点评

你的委屈可能是自找的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俞雪芽

故事中女儿的痛苦如此真实,那份为母亲感到的不甘与对父亲新生活的不解,交织成一张巨大的委屈之网。事实上,无论是将继母与母亲进行“待遇比较”还是陷入“父亲怎么这么对待我”的纠结,都是严重的精神内耗。一直这么委屈下去,最难受的不是别人,是你自己。

如何走出这种内心戏太多带来的精神内耗?首先,就是觉察角色的转变。从一个只想从父亲那里索取呵护、关爱的“小女孩”,成长为一个能够为老父亲提供支持的“成年人”。接纳父亲的选择,接纳继母的存在,接纳生活本来就没有统一的标准。这不是对母亲的背叛,而是对父亲当下真实需要的看见与尊重。其次,要意识到父母的晚年需要“搀扶”。故事中的女儿可能还没意识到,父亲已经老了,如今的他,需要女儿切实、具体的帮助,包括帮他为后老伴儿求医问药。在老父亲有需要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会让自己的注意力从“他们怎么这样对待我”的纠结,转向“我能做些什么”的务实与平静。这种转变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让自己停止内耗。

发布于:北京